31岁的宋亚萍是名退役军人,2007年参加工作,现任濮阳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督察大队大队长。她是一名城管队员,工资不高,工作却很忙;她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爱心使者,发起成立了濮阳爱心联盟社,将一群有爱心的年轻人凝聚在一起,大家一起扶危济困,传递爱心,不断为特困家庭、留守儿童、敬老院老人等弱势群体送去关爱和温暖。奔走在公益路上倾情挥洒汗水和爱心,她在人们心目中出落得更加美丽。
凝聚爱心 发起濮阳爱心联盟社
宋亚萍在工作之余,经常跟朋友一起到敬老院、孤儿院开展爱心公益活动。有一次,她从朋友那里看到一张照片,照片上两个孩子看上去非常可怜。朋友讲述,照片上的孩子是濮阳县黄河滩区的一对孤儿,与80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,生活十分困难。她当时就想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,帮助他们。可想到自己的力量有限,想到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,她开始考虑能不能发起个爱心组织,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扶危济困的行列中来,把爱心送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
她有了想法便马上付诸行动。2013年12月1日,她在网上创建了一个爱心QQ群,群名就叫“濮阳爱心联盟社”,并通过其他爱心QQ群和贴吧发布信息,招募爱心志愿者加入。不到10天时间,她便发展爱心成员近百名,还募捐到了第一批爱心物资。当年12月10日,宋亚萍组织几名网友以濮阳爱心联盟社的名义,将大家捐献的面粉、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和过冬衣物及孩子学习用品,送到了照片上那两个生活困难的孩子手中。很快,濮阳爱心联盟社就发展成员700余人,成员遍及全市各行各业,他们专注于助人为乐、传递爱心、温暖弱势群体。
不遗余力 组织募捐爱心基金
为筹措爱心基金,宋亚萍多次奔走濮阳的相关单位和媒体。大家被她的执着与爱心所打动,纷纷捐款捐物。2014年4月12日,她成功举办了慈善拍卖会。拍卖会所得万元资金被纳入濮阳爱心联盟社,成为爱心助学专用款。
2014年2月,当得知清丰县一个叫张胜博的3岁小孩患上白血病,因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要放弃治疗的时候,宋亚萍立即组织社员在市体育场和银街地下商场开展了募捐活动,随后又组织义卖活动,累计募捐1万元。之后,她连夜赶赴北京,将这笔爱心款送到张胜博爸爸的手中。
2015年7月4日,宋亚萍得知清丰县城关镇车子营村的刘洪波天为被、地为床、与猪同住的事情,遂前去看望,濮阳早报记者一同前往。2015年7月6日,《濮阳早报》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此事。一石激起千层浪,此事立即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,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新闻周刊》《新华网》《新京报》等近百家中央、省、市级媒体也将焦点放在了刘洪波身上。在新浪微博上,关于“男童遭虐待与猪共处”的微博话题,一天之内就有698.5万网友参与讨论;在微信公众平台上,早报微信公众号上的这篇新闻稿件更是被184家媒体和众多自媒体转载。
播撒爱心 让濮阳的天空充满爱
截至目前,宋亚萍发起成立的濮阳爱心联盟社共成功开展了68次爱心救助活动,累计捐赠物资48万余元,长期资助7个特困家庭、19个孤儿,每季度为每个特困家庭及每名孤儿资助300元和米、面、油、衣物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;先后到濮阳县王称堌镇项城小学、梁庄乡高庙小学、海通乡后康庄小学、海通乡宋锁城小学为留守儿童捐赠了课外书籍、书包、文具、棉帽、小黄帽、围巾、手套等生活用品;为濮阳县海通乡宋锁城小学捐建了“爱心书屋”,为学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了学习课外知识的天地,累计捐赠课外书籍5000余本;定期到市福利院和敬老院为老人和孩子修剪头发、指甲;联合爱心企业举行“寒冬送温暖、情系环卫使者”暧冬活动,为濮阳县730名环卫使者送上了围巾、手套等御寒物资;组织“爱心成就梦想慈善放飞希望”慈善义演活动,义演得到了濮阳县文明办、县直各单位及31家企业的大力支持,募捐金额6万余元……
宋亚萍说,当她看到被救助者接到爱心款那一刻感激的眼神,当看到孩子们捧着新书包和学习用品露出的灿烂笑脸,她的心里就暖暖的,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值得。
新闻热点